郑伟:《五经正义》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宗旨——再论孔颖达统一经学
美食 2025-04-05 19:04:08 510 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坚持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
应总结运用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以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马建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研究员 进入专题: 改革创新 营商环境 。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复杂局面和挑战,继续推进优化营商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我国有效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挑战和疫情的冲击,保持经济适速增长提供了保障。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必须从新时代新阶段的国情出发。二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20年1月,正式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法规依据。要加强鼓励市场主体自律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众和社会各界直接参与市场监管的制度和机制。我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作过调研,访问过下岗职工。
通常的情形是:年轻时消费会大于收入,有负债。有学者认为,高储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需求,而要扩大消费,必须将高储蓄降下来。前面提到的东北下岗职工的例子足以说明,储蓄对家庭具有一定的缓压功能。一语点醒,让我意识到储蓄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逻辑上,只要银行将存款全部贷出去,无论储蓄率多高,皆不会抑制国内总需求,所以高储蓄不应受到指责。银行吸收储户存款后,需给储户支付利息。
说实话,自己在大学求学整整10年,对这类观点不曾怀疑过。这是说,储蓄是人们在生命不同阶段平衡消费的理性安排。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储蓄对维护社会稳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希望增加未来消费,今天愿意储蓄。
如此一来,储蓄则通过银行转化成企业投资,社会总投资需求会增加。当社会上投资过剩而消费需求不足时,银行会将储蓄更多地转化为消费贷款。职工反映,下岗后政府发了救济金。于是,张三的储蓄转化成了李四的消费,此消彼长,总消费需求不会变。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了回应,我也写了《美国指责中国高储蓄毫无道理》,那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中国自1992年至2009年,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可为何20年前美国未发生金融危机?10年前也未发生金融危机?只能说明,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高储蓄无关。可不承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对中国高储蓄群起攻之。
这个例子确实有迷惑性。银行为了追求多盈利或避免亏损,会立即将存款贷放给企业。
中年时收入会大于消费,有储蓄。进入专题: 高储蓄 。我们知道,银行是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利润来自存贷利息差。有学者不同意这样的分析,并且举例子反驳说:美国和中国各有一个老太太,两人的消费观念不同只要一个城市流通中的不动产升值,城市里所有的不动产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就在增加,就可以从银行贷出更多的资本。在中国这样长期货币不足的巨型经济体里,只要创造足够的货币,经济就会增长,反之就会收缩。
不能产生利润,自然也就没有可供资本化的现金流,也就无法像企业一样在股票市场上融资。中国房地产市场强,是因为一级土地市场是政府主导,在IPO环节虚假披露的信息远远少于股票市场。
而只要房地产有流动性,就可以成为有效的抵押品,就可以随时把公共服务的提升在资本市场上定价。通过房地产交易,这个资本市场可以给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定价。
结果就是那些资本需求量巨大的企业,都必须向高不动产价格的城市汇聚。很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1998年之后住房的市场化上,而忽略了1998年之前的住房保障上。
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历史性地突破60%,中国的城市化渐进尾声,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土地出让融资的需求和能力都开始下降,住宅需求的萎缩,也使得以房地产为核心的资本市场难以为继。这个差别直接后果,就是其资本属性(炒)和商品属性(住)无法分离——如果你想投资房地产,就只能购买实物商品房。进入 赵燕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股票 房地产 资本市场 。中国土地国有的制度,使得地方政府配置资源和平衡收益的时空尺度明显大于一般的企业,因此具有更好的信用。
而只有内生出中国自己的基础货币,才能无惧美元脱钩的威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循环,也才有根基稳定的资本市场。淡马锡曾一度占新加坡股市总市值高达40%以上。
特别是国家的淡马锡(不是国务院国资委,而是国家开发银行、社保基金等),可以通过发行由央行直接购买的低息国债,大举进入一级市场,抄底严重贬值的中概股。通过购买国内资产,央行不仅可以实现基础货币内生,还可以因此摆脱对美元信用的依赖。
这就意味着中国地方经济如果运行,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土地和不动产市场作为支撑,而美国政府则主要依赖债券市场。企业可以利用房地产为其不动产定价,从而为其在股市的估值上增信。
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像股市一样,同时实现其资本属性和商品属性,就必须设计一个能将两者区分开的市场结构,让住归住,炒归炒。由于这一制度是建立在中国城市土地公有、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这一独特的土地制度之上,以发达国家经验为基础的金融学很难找到类似的市场,这也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资本属性成为一个异类。没有国资委就无法实现从房地产市场到股票市场的资本市场迁移。进而认为,只要房地产市场退场,股票市场就能自然振兴。
也许有观点认为开征房产税可以将从住房的商品属性从资本属性中分离出来,但这就像在股票市场上根据上市公司的市值对股票征税一样,只能带来资本属性的弱化。尽管REITs为有现金流收入的租赁型物业提供了一个将未来收益贴现的工具,但拥有租赁型物业收益的前提,仍然是投资者必须购买和持有这些实物不动产。
1998年之前的保障是1998年之后上市的前提(这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的集体经济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之后市场化成功的前提一样)。中国的地方政府之所以能成为强大的发展型政府,就是在于存在一个能为公共产品股权融资的资本市场。
一旦不动产的价值下跌,股市不仅不能接替房地产,那些上市企业都会因为资产价值缩水,需要补充抵押品或市场估值降低。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